无人机黑飞?两会代表建议:打造低空“防御系统”

2025/03/13 21:39:36

深夜,机场跑道警报骤响——一架未报备的无人机在禁飞区盘旋;

景区山顶,失控的航拍机险些撞上观光缆车......

这些频频上热搜的“黑飞”事件背后,藏着惊人的数字:国内超1500万架无人机中,60%未登记,80%“裸奔”飞行,安全防线正在告急!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蔡猛在两会期间发布提案:建立平战结合的低空空域监视及安全防御系统。

让天上的无人机既能为经济“插翅膀”,又不变成“定时炸弹”。

蔡猛认为,该系统在平时可服务于低空经济,战时则迅速转化为综合防御系统,守护国土安全。

代表建议

系统构成

该系统由探测、指控、反制三层防御构成。最外层的探测层负责发现目标,随后信息融入指控系统,最后在反制层采取措施,战时甚至可在不敏感地区使用硬杀伤手段管制和拦截无人机。

技术运用

涉及雷达、红外和可见光、声音、无线等探测技术,以及多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算法等。反制技术则包括电磁干扰、激光系统、无线电频率干扰等主动干预手段。

难点

需解决无人机“低慢小”目标探测、区分无人机与鸟类等干扰源的问题,同时,提升目标检测的准确性,算法的发展至关重要。

1741873057434.png

图源:即梦AI

网友也普遍支持建立反无人机系统,应尽快在机场、高铁站等重要场所部署,打击黑飞,让合法无人机有空间。

同时对航拍摄影爱好者使用的无人机要加强管理但不要限制

该系统将有效规范无人机使用,保障低空经济健康发展,同时提升战时国土安全防御能力,实现平战结合的高效利用。

1741873089821.png

图源:即梦AI

当外卖无人机与观光直升机共享天空,当测绘无人机与急救飞机同频穿梭,蔡猛代表描绘的不仅是安全网络,更是万亿级低空经济的基座。

毕竟,管得住风险,才能飞得出未来——这才是技术该有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