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以产业招商布局低空赛道——签约20个项目,总金额145亿元

2025/03/13 21:41:42

春日的贵阳,空气中弥散着湿润的野山茶花香。

3月1日,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广场上,随着首飞仪式的钟声敲响,无人机齐飞升空。

大厅内,正在举行贵阳贵安低空经济产业发布会暨首飞仪式,揭开了贵阳贵安发展低空经济的序幕。

这场首飞仪式上,无人机编队的升空不仅是一场技术展示,更释放出贵阳贵安瞄准新兴产业赛道、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的清晰信号。

当政策机遇撞上城市抱负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与地方发展议程。在政策东风的裹挟下,全国至少20个省市高调入局。

贵州省也制定了《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以贵阳贵安、安顺市现有发动机产业为依托,打造贵州省低空经济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产业集群。

但贵阳贵安的应对显得谨慎而务实:没有高调喊话,而是默默梳理自身底牌——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产业基础、算力枢纽的潜在基因、未被过度开发的低空空域。

贵州不缺开拓精神,但更需要清醒的坐标定位。在《三年行动方案》中,“避开一线城市火力交锋,深耕场景化应用与配套产业链”的思路清晰可见。这或许解释了为何签约项目名单中,既有蜂巢航宇的无人机巡检项目,也有跟上海御风未来的高原适航合作——取长补短比大干快上更符合贵阳的调性。

招商的理性与温度

翻阅贵阳市投资促进局的低空经济招商手册,“精确”是关键词。目标企业清单极致细化,并分派各驻外办开展对接。

为支撑产业发展,贵阳市投资促进局梳理出了低空经济目标企业99家,覆盖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整机制造、关键配套件生产及场景运营等环节。

目前,已储备修文低空经济产业园、高新区无人机研发基地等1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45亿元

产业链招商成果初步显现:2024年新签约双龙天龙三号重型火箭生产等20个项目;

2025年3月首飞仪式现场签约20个合作项目,涵盖制造、场景应用、基础设施等领域,意向金额105.5亿元,蜂巢航宇、御风未来等企业也先后赴贵阳考察。

分区而治:让每个齿轮精准咬合

低空经济的复杂性注定了单点突破的局限性。

贵阳贵安的策略是:拆分链条,在各区域植入最适配的环节,形成功能互补的“联盟体系”。

  • 研发制造核心区:高新区与修文县重点布局无人机、eVTOL整机制造;

  • 配套产业区:乌当区与经开区聚焦关键零部件与新材料;

  • 创新高地:贵安新区依托算力资源探索低空数字化应用。

  • 未来规划:短期攻坚与长期发展并举

    根据贵阳贵安目标,2025年将重点突破装备制造与场景落地,力争引进40个产业链项目,形成100亿元投资规模;

    招商策略主要围绕产业链和比较优势展开:一方面,将央(国)企、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作为首要目标,紧盯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整机制造及“低空经济+应急”“低空经济+物流”等应用场景,谋划一批“招链主”“链主招”项目;

    另一方面,立足贵阳贵安的产业配套基础、空域特点、资源禀赋、可开发应用场景等优势,通过实地调研摸清底数,形成依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库招商的“一库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