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救护车”来了!广州首家低空医疗救援基地成立

2025/03/31 22:08:06

1743429884933.png


图源:追梦空天

2025年3月21日,广州首家低空医疗救援基地成立,位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坦沙院区)。

该基地整合了直升机、无人机等多种飞行器,形成了可以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1小时低空经济圈”救援网络。

1743429924491.png

图源:南方视频

这个基地主要做什么?可以空运专家?

这次启用的基地的运营模式是机队长久地驻扎在医院里面,相当于救护车,医院可以直接调用基地里面的飞机,来运输伤员等。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需要急救的人员数量众多,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或交通高峰期,救护车平均响应时间可能超过30分钟,而最佳救援时间通常在“黄金一小时”内,这就导致部分患者因等待救援时间过长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相比之下,航空医疗救援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进行救治。2023年12月8日,秦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贝尔412直升机在秦岭山区成功实施了一起空中索降救援,将一名受伤游客转运至安全地带。体现了航空医疗救援在紧急情况下的高效性和重要性。

1743429949890.png

图源:南方视频

飞机常驻医院,可以应对很多突发事件。比如运送伤员到医院、重大活动医疗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甚至可以携带一些器械并直接把医疗专家投送到患者身边,从而为伤员的抢救赢得宝贵的黄金治疗时间。

这些低空医疗航线的开通也将带来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灾难现场勘察、毒物采集、血液和检测样本运输以及消毒物资配送等多种医疗服务场景都将迎来效能的极大提升。

在低空医疗领域,广州早有布局

事实上,早在2019年,广州市卫建委便启动了航空医疗救护试点工作。推动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航空医疗救援试点,也规范了停机坪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在2021年的时候,广州还联合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成了“广州市航空医疗救援联合培训基地”,开展定期培训和实战演练。这些都为本次救援基地的成立奠定了实践基础。

钟南山:希望低空医疗救护能从广州起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患者的整体存活率已有显著提升,但仍有不少本可抢救的生命,因抢救过程耗时过长而遗憾离世。

“低空经济与医疗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钟南山期望,广州能够率先探索,以航空医疗为突破口,打通“空中通道”,构建覆盖一小时低空经济圈的紧急救援网络,提高黄金抢救期效率,为危重症患者争取到更多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