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到地方,2月和3月低空经济在全国超15个省市相继布局

2025/04/03 17:53:04

继1月份全国多个省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后,2月份和3月份国家多个部门、各省市、区县集中发布低空经济领域相关政策文件,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到应用场景拓展,全方位布局这一新兴产业。作为战略性未来产业,低空经济正成为各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1743673862979.jpg

1743673871729.jpg

1743673877078.jpg

1743673882425.jpg

圆象制作

国家层面:全国两会定方向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强调要“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为地方政策制定划定基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低空消费”首次被提及。

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则探索开通低空物流航线、开发低空旅游项目,再次提到拓展“低空消费”场景。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今年低空经济再次被写进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去年不同的是,这次强调要“安全健康”,为低空经济的茁壮成长打好了“预防针”。此外,“低空消费”也首次被提及,这一新型消费模式将会书写怎样的画卷,且将画笔交给时间,让我们拭目以待。

省市层面:“东西南北中”多点布局

全国多个省市出台了计划,涵盖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地区。

浙江连续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基础设施建设量化目标,计划至2025年建成200个乡村无人机起降枢纽。

四川《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低空经济产业链七大任务,涵盖物流运输、基础设施、试点建设等全链条。

广东通过《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打造低空示范城市群,探索跨境飞行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5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提出推动落实国家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加强系统谋划,打牢产业基础,引导各地找准自身定位。

湖南发布《湖南省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区县层面:“以大带小”协同发展

依托“长三角”优势地理位置,浙江嘉兴平湖市《平湖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建设“长三角县域低空经济发展高地”,聚焦无人机应用先飞区、临沪合作示范区等细分领域。

重庆《关于征集重庆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通知》征集低空经济场景机会清单、低空经济场景能力清单,提出应充分考虑与城市空中交通试点、成渝低空经济带、国家政策支持方向结合,打造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场景。

在深圳,南山区发布《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对经认定的南山区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初创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这些地区或依托其有利位置,或通过“成渝低空经济带联动”这样一种“以大带小”的方式布局低空经济发展。

政策亮点: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扶持

各地通过设立基金、奖励无人机制造企业、以及补贴基础设施建设促布局、谋发展。

呼和浩特《关于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写明:设立 10 亿元发展基金,支持通用机场、起降场地和低空智联网建设。

河南郑州《关于支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对实缴注册资本达到一定规模的无人机整机研发龙头企业,按5%的比例给予奖励,单个企业不超过2000万元。

深圳大鹏区《关于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对无人机测试基地给予最高 3000 万元建设补贴,载人 eVTOL 起降场每个补贴 150 万元。

创新场景:多元化场景协同并进

应用场景呈现多元化布局。

聚焦消费潜力,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开发低空旅游、物流配送等新场景。

浙江省《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稳定和拓展通航载货运输航线,以及深化无人机物流运输服务。

重庆市《关于征集重庆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通知》征集场景清单,征集方向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类、低空运营类、低空产业类、低空保障类、低空服务类共五大类21项,共同构建“低空经济带”。

大湾区依托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探索跨境低空飞行与无人机城际运输,打造“天空+海洋”立体交通网络。 

安全与生态: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

政策不仅追求规模扩张,更注重安全与生态闭环。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苏州市《苏州市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测试指南》从技术标准入手提升飞行安全。

安徽《2025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线划设方案》通过通信监视全覆盖为低空活动“织密防护网”。

产业生态上,四川《四川省低空经济工作报告》计划至2026年建成完整生态圈,湖南《湖南省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动“新技术示范行动”,加速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融合。  

目标量化:多地已明确未来目标

多地设定明确低空经济发展目标。

四川《四川省低空经济工作报告》明确至2026年培育10家以上行业领军企业,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浙江《浙江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提出到2025年底将建成200个乡村无人机起降枢纽,开通30条农资运输专用航线,农业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突破1.2万台。

呼和浩特《关于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到 2027 年开发 10 个以上低空应用场景,重点布局 “低空 + 应急救援”“低空 + 城市管理” 等领域。

低空经济正从政策蓝图走向现实。国家统筹、省市落地、区县深耕的分层模式,既保障了战略协同,又释放了地方创新活力。未来,如何平衡安全与效率、打破区域壁垒、加速技术转化,将是政策深化的关键。这场以“天空”为舞台的产业革命,或将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