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国家发改委再发重磅文章《我国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2024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了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文章《我国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政策建议》。文章详细阐述了我国低空经济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指的是在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内,以民用航空器(包括无人机和有人机)为主体,开展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进而推动相关商业活动和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自2021年以来,我国低空经济步入快速培育阶段,产业环境持续优化,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据预测,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至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图源:新华社
尽管低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突破、市场体系发展及管理体系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国家发改委指出,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面临四大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尽管通用机场数量逐年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通航机场数量依然较少,且分布不均,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2.核心技术仍较薄弱:我国低空经济在关键技术领域仍依赖进口,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等核心设备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此外,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所需的电池技术仍处于提升阶段,尚未能满足行业需求。
3.市场体系发展滞后: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相对狭窄,市场需求尚未完全激发,尤其是在私人飞行、商务飞行和低空旅游等领域仍有很大潜力待开发。
4.管理体系亟待完善:低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框架尚不完善,不同地区发展策略和空域管理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导致资源分配和利用效率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加速低空经济发展的四项政策建议: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通用机场、起降场地以及无人机起降平台等设施建设力度,并强化低空飞行服务体系,推动低空智联网的建设,提升飞行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2.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低空经济核心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在航空器、关键零部件、电池系统等方面加大技术攻关。同时,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3.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化:通过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区,推动低空经济从应用示范到商业化落地。探索低空飞行器在城市空中出行、商务旅行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低空飞行与轨道交通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
4.完善管理体系和政策服务:制定统一的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标准化管理体系,优化飞行审批流程,提升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监管效率。
文章强调,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强大的发展潜力。通过有效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我国有望在未来成为全球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玩家,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