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飞跃珠峰之巅:尼泊尔企业Airlift开启高空营地智慧补给新时代 | 全球低空

作者 | 弘微
责编 | 四海
题图 | 大疆
尼泊尔无人机科技公司Airlift近日宣布,正式启用搭载大疆FlyCart技术的运输无人机,为海拔超6000米的珠峰高海拔营地提供氧气瓶、药品等关键物资运输、登山路线勘探及垃圾清运服务。
这一创新将显著降低当地夏尔巴人向导的作业风险,为这座“致命高峰”注入科技守护力量。
极寒之地的无人机首航:从测试到实战
2024年,Airlift在珠峰进行的开创性测试已验证了无人机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一架无人机成功从海拔约5182米的珠峰大本营起飞,将3个氧气瓶和1.5公斤补给物资运送至海拔6096米的1号营地,返航时更搭载着登山者遗留的垃圾。

图源:大疆
这标志着无人机首次在8000米级山峰实现物资双向运输,突破极低温、低氧、强气流的极限挑战。
跨越“死亡冰瀑”:科技破解登山史上最险关卡
珠峰大本营与1号营地间横亘着著名的昆布冰瀑——由巨型冰塔、深裂缝和瞬息万变的冰川构成的“恐怖走廊”,每年导致多起致命事故。
传统运输依赖夏尔巴人背负数十公斤物资徒步穿越,而直升机虽能越障,但成本高昂,且会破坏脆弱生态。

图源:Dronelife
如今,载重30公斤的大疆FlyCart无人机以零排放方式完成这段“鬼门关”的穿越,单次飞行即可替代一名夏尔巴向导的负重。
“天空之眼”护航:人机协作重塑登山生态
“无人机不是取代者,而是拯救者。”Airlift首席飞手米兰·潘迪(Milan Pandey)向CNN演示了协作流程:
夏尔巴团队先行勘测时,通过无线电发送坐标,无人机即刻向指定位置空投绳梯、岩钉等装备;
当暴风雪遮蔽路线,搭载热成像仪的侦察无人机可穿透迷雾标定安全路径。

图源:大疆
尽管90%的物资仍需人力运输,但氧气瓶等救生装备的精准投送已让意外伤亡率大幅下降。
血泪催生的技术革新:让悲剧永不再现
这项创新的背后,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伤痛。尼泊尔登山公司负责人明玛·G·夏尔巴(Mingma G Sherpa)在2021年亲历雪崩夺走3名队友的生命后,萌生了引入无人机的念头:
“他们为寻找路线反复穿越死亡区20多次。既然中国登山队已在其他山峰使用无人机,珠峰为什么不能?”
如今,这项技术不仅守护生者,未来更计划用于遇难者遗体搜寻,给予生命最后的尊严。

图源:大疆
随着2024年登山季到来,Airlift的无人机编队已进入常态化运营。据统计,单架无人机每日可减少4人次穿越昆布冰瀑的需求。
这场“离天空最近的科技革命”,正在重新定义人类与巅峰的对话方式——用更少的生命代价,抵达更高的文明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