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加剧,美国无人机产业深陷供应链危机 | 全球低空

2025/05/03 10:28:34

作者 | 弘微

责编 | 四海

题图 | 海洋财富网

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新一轮高额关税,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美国无人机产业正面临严峻的供应链挑战。中国作为全球无人机零部件及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近期实施的反制措施——包括125%的对美出口关税和稀土资源出口限制——已导致美国无人机企业陷入零部件短缺、成本飙升的困境。美方专家警告,尽管长期或倒逼美国制造业本土化,但短期内行业将经历剧烈阵痛。

高关税重创供应链,企业急寻替代方案

本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几乎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45%的关税(后续或下调但维持高位),目标直指占据美国无人机市场主导地位的中国供应链。作为回应,中国不仅对美实施125%的最低出口关税,更严格限制稀土矿物及稀土磁体的出口,这两类材料是无人机、航空航天及电动汽车等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原料。


图源:腾讯网

帝国航空(Imperial Aerial)首席执行官阿德里安·多科(Adrian Doko)表示,当前关税政策已导致关键零部件供应中断。“几个月前还能轻易获取的无人机平台、传感器和电池,如今采购变得极其困难。”他预测,若关税维持现状,六个月内供应链短缺将急剧恶化,尤其是电池供应将首当其冲。不过,多科认为,长期来看,此举或迫使美国建立更独立的无人机产业链,“但短期内企业必须承受转型之痛”。

稀土卡脖子:高科技产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中国4月初宣布限制六种重稀土矿物及其磁体的出口,直接击中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软肋。全球90%的稀土磁体产自中国,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电机、导航系统等关键部件。尽管美国本土拥有稀土资源,但数十年来因环保成本高昂,开采和加工能力严重依赖中国。


图源:知乎

“稀土自主绝非遥不可及,但这需要政策松绑和巨额投资。”华盛顿国防研究机构负责人杰奎琳·迪尔(Jacqueline Deal)指出,美国可借鉴特斯拉建造超级工厂的速度,在一年内提升稀土加工能力,但前提是放宽环保限制以加速采矿项目审批。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研究项目研究员张昆阳则强调,构建本土稀土供应链需数年时间,短期内企业只能依赖库存、替代材料或回收方案应急。

行业加速“去中国化”,重构代价高昂

美国无人系统协会(AUVSI)副总裁斯科特·斯托夫曼(Scott Shtofman)透露,过去两年美国无人机企业已在探索替代供应链,从日韩、欧盟等地采购电机、摄像头等部件,但进展参差不齐。张昆阳分析称,高关税虽短期推高中美无人机价格,却为美国创造了重塑安全供应链的契机,“政府需通过补贴和产业政策组合拳,助力本土能力建设”。


图源:腾讯网

然而,转型成本不容小觑。帝国航空多科坦言,行业正面临“未知的迷雾”——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已迫使企业暂停长期规划。多位专家警告,若中美未能尽快达成贸易协议,消费者和政府部门将直接承受价格上涨压力,而完全摆脱对华依赖可能需要长达十年的持续投入。

多科推测,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实为谈判筹码,意在迫使中国在贸易规则、技术转让等领域让步。但与此同时,美国国会近期拟立法限制中国制无人机的使用,进一步加剧行业焦虑。这场贸易战已超越经济范畴,成为大国科技主导权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