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重组低空经济管理体系;无人机事件管理办法与避碰标准双落地 | 本周速递

作者 | 弘微
责编 | 四海
题图 | AI生成
在科技浪潮的持续推动下,低空经济正以迅猛之势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本周,低空经济领域又有诸多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各类消息精彩纷呈。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低空经济本周速递,快速捕捉本周低空经济领域的关键资讯,洞察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民航局撤销三旧机构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

图源:民航局
7月3日,民航局印发《关于成立民航局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旨在加强对通用航空、无人驾驶航空、低空经济等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统筹,同时撤销原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领导小组和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其相关职责并入新组。
领导小组阵容强大,由局长宋志勇任组长,四位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涵盖多个关键部门负责人。其职责包括:制定低空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无人机适航审定等政策标准,建设飞行服务调度与安全监管平台;统筹通用航空、低空经济发展、无人驾驶航空管理工作;研究重要决策与问题;协调中央、地方及相关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 “低空办” 设在空管办,承担落实领导小组要求、推进日常工作等职责。另设6个专项工作组,覆盖适航管理、市场管理、飞行运行等全链条环节,分别由适航司、运输司等牵头。
为保障工作高效开展,领导小组建立集中办公、工作筹划、请示报告等7项配套工作机制。该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相关领域管理与推进进入新阶段,将推动产业规范化、高效化发展。
民航局发布文件预防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事故

图源:民航局
7月1日,民航局印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事件信息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事件信息管理步入法制化。该办法基于相关规定制定,适用于民航各级单位及境内注册民航企事业单位等。
办法明确运营合格证持有人范围,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事件从等级和报告紧急程度分类。建立分级管理体系,民航局主管部门统一监管全国,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负责辖区,特定类型合格证持有人需制定管理程序。
紧急事件含14种情形,需立即电话报告并限时填报详细信息;非紧急事件分3类18种情况,48小时内完成报告。办法强调信息保护与合理使用,要求开展安全通告和预警工作。同时明确多项技术定义,为执行提供标准。该办法实施将完善管理体系,提升行业安全水平,保障无人机产业发展。
国内首个针对轻小型无人机的避碰标准正式发布

图源: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实施《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探测与避让(DAA)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这是国内首个针对轻小型无人机避撞系统的技术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DAA系统的基本要求、设备组成、功能性能等核心技术要求,为轻小型无人机的设计、研发和安装提供技术指导。随着无人机在多领域广泛应用,空域使用复杂,无人机与有人机共享空域频率增加,飞行安全面临挑战。
此标准旨在让轻小型无人机具备及时准确探测其他飞行器并有效避让的能力,以降低空中碰撞风险。其实施意义重大,可提升空域安全水平,确保无人机与有人机协调运行;助无人机制造商和运营商提高法规合规性;推动行业技术一致性发展,提升设备互操作性,为技术创新提供框架,促进行业协同发展与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