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学会副理事长批评禁止16岁以下少年飞行体验的禁令
图源:即梦AI
2025年7月1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以明传电报形式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近期通航安全工作的通知》(简称“717通知”),旨在应对今年以来相继发生的7起通航事故(造成10人死亡)所带来的严峻安全形势。
以明传电报的形式发布的禁令(图源:CAAC)
然而,通知中的一项具体规定却引发了业界轩然大波“限定参与体验带飞的乘员须年满16周岁,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一被业界称为“禁令”的规定,几乎遭到了所有相关人士的一致反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民航局官网CAAC上面,并未找到《关于切实加强近期通航安全工作的通知》这一通知,这也增加了公众对该政策透明度和正当程序的质疑。
禁令禁止低于16岁的孩子进行飞行体验
(图源:CAAC)
7月27日,中国航空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张聚恩在微信公众号“聚恩君”中发布文章《评“717通知”明令禁止16岁以下少年飞行体验》,文章表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通知》的初衷不能不说是好的,主要内容也大体正确。但是,让人记住、并引起轩然大波的是这样一句话:“限定参与体验带飞的乘员须年满16周岁,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以下称“禁令”)。“对这一禁令的出台,我和我身边得悉于此的所有人,没有一个认同与支持的;恰恰相反,大家都表示难以理解,均持强烈批评的态度。”
因为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视角审视,这一政策更是令人担忧。小学到16岁这个年龄段,正是孩子们好奇心最强、探索欲最旺盛的时期,普遍对飞行有着天然的憧憬与兴趣。
与这条禁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民航客运服务面向全体国民,民航局制定了精细化的服务条例,对不同年龄段都有相应的人性化安排。比如出生满14天且未满2周岁的婴儿可单独购票但需成人陪同,2-12周岁的儿童可申请无成人陪伴服务,12-18周岁的青少年还有专门的特别服务。为何在通航体验飞行领域却采用简单粗暴的禁止方式?

美国奥什克什飞来者大会(图源:聚恩君)
当美国奥什克什飞来者大会正如火如荼展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航空爱好者男女老少竞相飞行时,我们却在筑起更高的准入门槛。然而真正的安全保障应当来自完善的监管体系和专业的操作规范,而非简单的年龄限制。
并且中国想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也需要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健康的土壤,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够参与进来。
真心建议官方可以采取更加精细化的分级管理制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青少年提供适宜的飞行体验机会,让低空经济真正成为推动航空文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毕竟,天空不应是某些人的专属空间,今天的禁令锁住的不仅是驾驶舱的门,更是一代人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