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动,竞技蓝天 | 圆象观察

2025/07/31 11:16:59
题图 | AI生成

随着低空经济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运动正从传统竞技体育向产业经济转型。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规划,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据民航局数据,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3.5万亿元。

在这一背景下,航空运动凭借其体验性强、参与面广的特点,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飞行培训、赛事举办、航空旅游、青少年教育等应用场景,为航空运动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多元路径。

与传统体育项目不同,航空运动需要专门的空域和配套设施。

河北衡水,地处华北平原,全年可飞行时间达320多天,位于“首都200公里低空空域严管区"之外,拥有1100平方公里优质低空飞行空域。2018年,衡水航空运动小镇建成,规划占地20平方公里,总投资167亿元。

2024年3月19日,在衡水航空飞行营地,学员在教练指导下驾驶着轻型运动飞机起飞
(图源:河北省体育局)

衡水航空飞行营地现已培训无人机飞行员9100多名,累计接待近10万人。营地配备了特技飞机、蜜蜂飞机、蟋蟀飞机等各类飞行器,可开展多样化航空器培训。通过空域和设施优势,衡水为华北地区航空运动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产业融合成为航空运动发展的趋势。

浙江宁波咸祥镇探索将航空运动与文旅、教育、制造等产业结合,构建“产-学-研-旅”一体化发展模式。

咸祥镇将废旧150亩船厂地块改造为长三角专业航空运动基地,获批两个半径4公里的低空空域和一条25公里飞行航线。基地集无人机研发、航空展示、教育培训、运动体验于一体,四年来举办50余项航空运动赛事,年接待120余批次青少年研学团队。

2024年,咸祥镇接待游客超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2300万元。基地还部署了5G-A基站,构建了低空经济综合服务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赛事经济展现出航空运动的市场潜力。

高水平航空运动赛事不仅提升了项目影响力,也带动了地方消费增长。2024年11月,“飞向北京 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在江苏无锡举办,来自143个地市的6277名选手参赛。赛事期间观赛人数超3万人次,直接促进经济消费800余万元,带动夜间文旅消费过亿元。

正在进行的滑翔伞比赛
(图源:国家体育总局)

同年,2024滑翔伞定点世界杯超级总决赛在湖北荆门举办,东宝区接待游客50.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5%和18.82%。此外,在2024年10月的四川金堂热气球精英赛期间,当地景区举办热气球露营生活节,形成了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

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和中国航协构建了以管理、赛事、培训、标准、安全为核心的航空运动发展体系,每年组织航空运动赛事活动近70项,参与人次近百万。

目前全国航空飞行营地200余家,2023年接待人数总量超770万。通过降低准入门槛、鼓励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等方式,航空运动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以“体教融合”为牵引,航空模型、无人机、模拟飞行等项目走进校园,为低空经济发展储备人才。

中国队获室内跳伞世锦赛 女子四人造型冠军
(图源:国家体育总局)

竞技水平的提升也为产业发展增添信心。

2024年,中国队在第五届室内跳伞世界锦标赛女子四人造型项目中夺冠。无人机竞速已纳入2025年全运会比赛项目,全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的111名选手参加了2024年世锦赛,其中70%以上为“00后”。

航空运动正在从单一的竞技项目向综合性产业平台转变。通过空域资源开发、产业融合创新、赛事经济培育和人才体系建设,航空运动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也为实现“飞行梦想”开辟了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