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DJI ROMO即将发布

2025/07/31 20:35:07

作者 | 弘微

责编 | 四海

题图 | 大疆

7月23日,全球知名无人机企业大疆(DJI)正式宣布,其首款扫地机器人DJI ROMO将于8月6日盛大发布。目前,该产品已在各大电商平台同步开启预约通道,官方同步披露了诸多产品细节,引发行业与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这款凝聚大疆四年研发心血的地面智能设备,不仅标志着大疆将技术触角从空中空间延伸至地面空间,更彰显了其从专业领域向大众消费市场迈进的战略决心。

产品亮点:纯视觉方案加持,多配置覆盖全需求

DJI ROMO在技术方案上独树一帜,采用纯视觉导航,机身顶部摒弃传统LDS激光雷达,转而采用凹形设计,前方配备双目摄像模组,凭借大疆在视觉算法领域的深厚积累,实现精准的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机身底部采用短对刷设计,搭配圆盘拖布,实现扫拖一体的清洁体验,满足家庭日常清洁的核心需求。

图源:IT之家

在配置选择上,DJI ROMO提供多元化方案:基础版配备供水箱,进阶版则支持自动上下水,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使用场景与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疆一次性推出六款型号,按功能层级划分为S(标准版)、A(进阶版)、P(旗舰版)三大序列,构建起完善的产品线,全面覆盖从基础清洁到高端智能清洁的用户需求。

研发背景:四年技术沉淀,从空中到地面的战略延伸

据知情人士透露,大疆布局扫地机器人领域已逾四年,该项目内部代号为“Ground Space Intelligent Explorer”(地面空间智能探索者),其核心使命是将大疆在空间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从高空拓展至地面。

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成功,使其在视觉感知、避障传感器、路径规划算法等核心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而扫地机器人所需的地图绘制、智能导航、防撞避障等功能,与无人机技术存在高度的技术共通性。大疆希望通过扫地机器人这一贴近大众生活的产品,让前沿技术惠及更多消费者,完成从“小众专业”到“大众市场”的关键跨越。

图源:大疆

值得一提的是,DJI ROMO的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据悉,该产品曾两度推迟发布,2024年更是因创始人汪滔对产品品质的严苛要求,项目近乎推倒重来。这种对产品细节的极致打磨,体现了大疆“长期主义”的产品理念,也让市场对DJI ROMO的实际表现充满期待。

战略意义:应对市场挑战,开启多元化发展新篇章

大疆此次跨界布局扫地机器人,既是技术延伸的必然,也是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大疆在美国无人机市场面临日益严苛的监管压力,包括海关扣留货物、政府机构采购限制等,对其传统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拓展至受国家安全审查较少的家用电子领域,成为大疆分散风险、保持增长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这并非大疆首次尝试多元化。此前,其已推出Power系列便携式电源站、Avinox电动自行车驱动系统、Osmo系列手持影像设备等产品,均依托自身在电机、电池管理、影像处理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展现出强大的跨界创新能力。

图源:大疆

而扫地机器人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品类,市场规模庞大且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扫地机渗透率约5.5%,远低于传统家电,存在巨大增量空间,无疑是大疆切入大众消费市场的优质赛道。

行业影响:技术鲶鱼搅动红海,引领创新方向回归

当前,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科沃斯、石头、追觅等头部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产品同质化严重,“微创新”成为常态。大疆的入局,被业内视为可能打破现有格局的“鲶鱼”。

图源:追觅

凭借在视觉算法、路径规划等领域的核心优势,DJI ROMO有望在智能清洁体验上实现突破,促使行业从单纯的功能堆叠转向用户实际痛点的解决。同时,大疆坚持长期研发、追求极致产品力的态度,也为行业注入了对抗“快消品化”的理性力量。

随着8月6日发布日期的临近,DJI ROMO的具体性能参数、定价策略将正式揭晓。这款承载着大疆“地面空间智能探索者”使命的产品,能否在红海市场中开辟新赛道,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的创新方向发展,值得市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