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L4 AI 无人机发布
题图 | 氢源智能
8 月 8 日,位于亦庄的北京氢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举办 “具翼智能” 空中机器人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全球首款融合 AI 大脑的多用途无人机。
发布会上说,“这标志着无人机实现了从传统的依赖图传系统进行人工操控,向具备多功能自主作业能力的跨越。从载具向智能体的跃迁为低空经济注入新动能。”
“具翼智能” AI 无人机进行国际象棋对抗比赛
(图源:氢源智能)
其实刷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我对这个标题也有些犯迷糊——毕竟这年头,“全球首款”、“自主飞行” 的词儿听得太多,不少点进去看,要么是实验室里的样品,要么是PPT里的构想。
但这次刷到的视频里,那台机器是真在飞:在它的发布会上,“具翼智能” AI 无人机在完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完成了国际象棋对抗任务,不仅能够在空中识别棋子的类型,还能够在后台进行AI博弈,然后利用机械爪移动棋子。这全程没有人工的干预!
先说说它最核心的 “自主飞行”能力,也是最新颖的L4级自主飞行系统到底是什么?
在强对抗环境中,通信与卫星信号都可能会受到对方不同程度的干扰甚至是破坏。氢源智能依旧能让无人机与无人车拥有厘米级精准定位的能力 (图源:氢源智能)
“具翼智能” 搭载的 L4 级自主飞行系统,不同于传统的无人机飞控系统。传统无人机要么离了卫星信号就 “迷路”,要么只能按预设路线傻乎乎地飞,稍微有点突发情况就得靠飞手远程救场。
但这台机器不一样,它突破了卫星信号和预编程的双重局限—— 机身上装的激光雷达像 “360 度无死角摄像头”(能对周围环境进行全方位扫描,为无人机提供精确的环境感知信息,用于导航、避障等),毫米波雷达(毫米波波长短、频带宽,具备较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雾霾尘埃识别障碍,再加上通导一体技术和边缘计算架构,相当于同时开了 “导航、雷达、应急处理器” 三个外挂,而这些能力,之前要么依赖GPS卫星信号,要么需要人工全程远程盯着控制器屏幕,随时进行干预。
(图源:氢源智能)
我在公布的视频中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原本正在飞行的无人机突然紧急变向,这时才发现从后方又飞过来另外一架无人机。全程没飞手碰遥控器,这种“自己拿主意”的能力,才是L4级最有价值的地方。
它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 “干活本领”。普通无人机大都挂个相机拍拍照、带点轻东西,而 “具翼智能” 可以搭载复杂的机械臂和灵巧手,从 “空中运输机” 变成了 “空中作业机器人”。
这种“飞行+作业”的双重能力,有望把无人机的应用边界拓宽很多,比如:在化工管道检测时,机械臂能伸进去夹取样本 ;在高压电线上,它能操控机械臂拧开螺丝换零件。
并且氢源智能的官网信息明确写着“能够在应急救援、工业作业等场景中实现全自主作业。”希望能够看到官方接下来发布更多全自主(完全无人控制)的作业场景视频,这样的话,才更令人信服。
有意思的是,报道里提到氢源智能签了好几家合作伙伴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保信智能、港京科技研究院、后摩智能、东方聚智。它们的合作领域也很多样:从研发颠覆性创新技术、搞高性能国产 AI 芯片,到落地城市安防、能源巡检,甚至延伸到军工应急领域。
这不再是一家公司的单打独斗,如果能够把L4级自主飞行技术变成“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那么,无人机能自己在城市里搞安防、在电网里修设备、在灾区救急,还能用上咱们自己的 AI 芯片,就不远了。
目前影石旗下的影翎(将发布高度自主的无人机)以及星逻智能(聚焦于能源领域无人机自主巡检)等公司,都在尝试提升无人机的自主驾驶能力。当不需要人来控制(就可以降低操控的难度并节省人的精力),并且在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或许这才是下一个阶段无人机竞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