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无人机研发商大工科技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2025/08/15 18:20:18

作者 | 弘微

责编 | 四海

题图 | 大工科技

8月14日,常春藤资本宣布完成对北京大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工科技”)的新一轮投资,投资金额为数千万人民币。此次融资将助力大工科技进一步扩大产能,深化技术研发,并加速开拓全球市场,推动其系留无人机技术在应急消防、国防通信等核心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系留无人机是一种像“风筝”一样放飞的无人机。主要由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设备、系留线缆、起降平台和地面控制五部分组成。通过系留线缆给无人机和任务载荷持续供电,使无人机可24小时不间断空中悬停,确保搭载的应用设备持续工作,并可将空中信号通过线缆内的光纤实时稳定回传。因其可长时间不间断执行任务、载荷大、信号传输稳定、部署灵活、操作简便等突出特点,在特定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优质空中平台应用解决方案。

图源:大工科技

随着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系留无人机作为“空中新型基础设施”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工信部明确将低空产业定位为“新型工业化典范”,北京市也提出到2025年实现低空经济规模达千亿的目标,大力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构建创新生态。在此背景下,系留无人机在应急救援、国防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其产品已被纳入国家消防救援局标准化装备目录。

大工科技自2013年组建团队,2015年正式成立以来,依托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人才与技术优势,构建了集工业级无人机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经营模式。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研发的企业之一,大工在技术上积累了五大优势:

1.电源技术:采用地面高压供电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超轻高效机载电源模块,将上千伏直流电降压为额定工作电压,为飞行器及任务载荷提供稳定、持久的电力支持。该模块在功率密度、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均超过传统工业电源,确保无人机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2. 双冗余飞控系统:在通用飞控的基础上,增加了断电自保机制。当遇到地面供电中断时,系统可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并在30秒内实现安全降落。同时,融合自主研发的抗风算法,即使在西藏边境5600米高原的七级强风环境下,无人机的悬停精度误差仍能控制在≤0.3米。

3. 极端环境可靠性工程: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动力系统优化,大工科技将可靠性设计贯穿于产品研发的全链条。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工艺改进,确保无人机在极端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高效地执行任务。

4. 载荷适配能力:作为多功能高空平台,系留无人机需要搭载多种任务设备。大工科技的系留无人机系统具备强大的载荷适配能力,能够实现任务设备的快速集成,并在供电、减震、快拆结构及电磁兼容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适配解决方案,提升了任务部署效率与平台通用性。

5. 导航定位技术:针对复杂环境下的导航定位难题,大工科技自主研发了视觉定位技术,成功突破了卫星信号受限的困境。该技术使得无人机在GNSS信号受阻或拒止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实现精准导航,确保飞行任务的持续稳定进行。

图源:大工科技

目前,大工科技的系留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应急通信、信号覆盖、信号中继、广播电视、光电侦察、无线电监测和风电检测等领域,先后为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央电视台、军警部队、国家及各省应急管理、消防救援部门等提供了专业的无人机产品和服务。在灾害救援应急通信基站搭建、军警通信中继保障、央视时政空中直播等演练和实战中发挥作用。同时,大工科技的多旋翼通用无人机也在不断挑战大载重和长航时的突破,在地质勘探、集群控制、教学科研等领域接受实践检验。

图源:大工科技

常春藤资本表示,长期看好低空经济作为重构产业生态的关键赛道,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低空经济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系留无人机作为应急通信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未来有望成为低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大工科技处于产业中游的核心枢纽位置,其系留无人机犹如“空中母舰”,未来可搭载通信、监测、物流等多种功能模块,成为支撑万亿级低空生态的硬件底座。基于“基础技术卡位-场景渗透-生态扩张”的投资逻辑,常春藤资本将持续加大对中国低空产业的投资力度,助力相关企业抢占全球制高点。

此次常春藤资本对大工科技的新一轮投资,将用于公司产线建设、技术研发及市场拓展。未来,大工科技计划继续推进系留无人机技术研发,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应急救援与国防安全能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