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领域或成美国eVTOL行业增长的催化剂

2025/08/15 18:25:00

作者 | 弘微

责编 | 四海

题图 | Pixabay

2025年8月12日,Archer航空股价因季度业绩出现波动,但华尔街多数观点认为这一数据并无大碍。这种看似矛盾的市场反应,或许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近期对军事应用的关注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eVTOL被视为城市交通的未来,但在商业领域,其发展仍面临监管时间表不明、认证瓶颈、基础设施复杂及市场接受度不确定等多重阻碍。而近期一系列高调合作表明,军事合同与国防合作可能为该行业注入关键动力,推动行业在商业路径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持续前进。

各大航空公司仍在支持eVTOL初创企业,希望实现可持续、点对点城市交通的愿景。联合航空、达美航空和捷蓝航空等航空公司的投资,彰显了对先进空中交通在现代化旅客运输和减少碳足迹方面潜力的信心。然而,eVTOL从原型机到日常运营的道路充满挑战。

图源:Pixabay

认证方面,美国eVTOL企业必须应对联邦航空局(FAA)的四种不同认证体系,即便是最成熟的平台,这一过程也难以预测。基础设施方面,城市垂直起降场、充电网络和运营整合带来了需要多年解决的物流难题,目前只有少数城市做好了大规模部署准备。监管清晰度方面,联邦和地方航空机构在eVTOL标准、空域整合和飞行员培训方面仍缺乏统一指导。使用限制方面,早期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大多数商业机型依赖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可预测的客流量,而这两者目前都未得到验证。

尽管航空公司的投资为企业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但对大多数参与者而言,真正的商业运营可能还需数年时间。

军事应用正迅速成为美国eVTOL企业实现收入、规模化务实可行的途径。美国军方对eVTOL的需求涵盖后勤、人员运输、情报以及救灾等多个领域。与商业服务不同,军事采购方所处的监管环境更严苛,需要快速部署的平台,且拥有强大的原型设计和实地测试资源。

Archer航空公司研发重心从城市空中交通转向国防领域。2024年末,Archer向美国空军交付了其Midnight eVTOL,并签署了一份价值1.42亿美元的Agility Prime合同。随后,该公司与Anduril工业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将eVTOL技术与下一代防御系统相结合。2025年初,Archer获得3亿美元融资,集中用于其军事部门;还与Stellantis达成4亿美元的制造合作,以扩大民用和国防产品的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其军事业务的快速扩张。截至2025年中,Archer已获得FAA四项必要认证中的三项,其双用途合规进展快于多数专注商业领域的竞争对手。

图源:Archer

Eve空中移动公司依托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航空遗产,正与BAE系统公司合作设计军用eVTOL变体。2025年6月,Eve签署意向书,计划研发150架适应国防需求的飞机,这些飞机可执行从部队运输、监视到人道主义援助等多种任务。尽管研发尚处于初步阶段,但这凸显了军方对创新的期望以及对Eve平台用于国防改造的信任。

图源:Eve

Joby航空公司长期以来与美国国防部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多项AgilityPrime合同和原型机交付获得了发展动力。2025年8月,Joby与L3Harris技术公司宣布新的合作。该合作旨在研发一种混合动力垂直起降飞行器,适用于竞争性后勤和情报、监视与侦察任务,可提供1000-2000磅的灵活有效载荷,并具备自主操作能力,计划于2025年秋季进行飞行测试,2026年进行演示。Joby正利用国防部资源加速研发有人-无人协同和操作弹性方面的技术。

图源:Joby

国防领域对eVTOL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军事合同带来的非稀释性投资,其规模与落地速度足以媲美风险资本——Archer与Joby近期达成的数百万美元交易便是例证,这类合作不仅为企业争取到更从容的运营空间,更有效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更关键的是,国防合作方提供了大规模、高难度的实战化测试环境,让eVTOL能在远超城市场景的严苛条件下,充分验证续航能力、后勤保障系统与先进自主技术的可靠性。而一旦在军事部署中获得成功,既能直接证明平台的耐用性,也能顺势拓宽其在救灾、医疗救援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从而降低商业市场的投资风险。

对于Archer、Eve、Joby等企业来说,军事合作正深刻重塑美国eVTOL市场的发展格局。但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行业仍需保持战略灵活性:既要抓住军事领域的短期机遇加速成长,也不能偏离商业应用的长远目标。尽管航空公司的持续投入与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将最终决定该行业的未来,但就当下而言,国防领域无疑是解锁eVTOL产业潜力的关键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