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探索“低空+山区无人机物流”模式,打造山地特色低空经济示范区

题图 | AI生成
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实现全省低空经济发展初具规模的目标。该方案围绕低空经济发展制定了系统性规划,重点突出贵州山地特色。

图源:贵州省发改委
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方案要求建立军地民低空空域协同运行机制,完成全省空域基础分类划设工作,依法依规划设与空域资源相匹配的低空飞行区域和航线。特别强调要制定完善山地特色飞行地方标准,提升低空飞行安全管控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包括:建设省级低空智能网联平台,完善低空飞行通信、导航、气象等设施;科学规划布局垂直起降设施、无人机起降点等地面基础设施,优先在旅游景区、物流枢纽等重点区域建设;建立低空气象数据研究院和气象监测装备研发制造中心。
产业发展方面,方案提出:培育发展低空航空器整机总装制造产业,构建以整机总装为牵引的产业集群;巩固提升以贵阳贵安、安顺市为基础的航空发动机产业;积极推动低空零部件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培育发展航空数字技术装备产业;打造航空电池与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同时明确要引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做好低空创新孵化。
应用场景创新重点包括:发展低空农林作业和林业作业;开展国土资源勘测、生态环境监测等行业监测应用;建立应急航空救援备勤基地,开展空中救援服务;建设城市无人机低空物流航线网络,探索“低空+山区无人机物流”模式;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设施开展应急救援等应用;加快发展跳伞、航模等航空运动;打造“黄小西吃晚饭”等特色低空旅游航线。
保障措施方面,方案明确:建立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支持建设航空教育培训基地;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建立完善安全监管机制;研究制定低空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根据方案,贵州将充分发挥山地特色优势,力争到2027年建成低空空域管理机制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特色应用场景丰富的低空经济示范区。所有工作均要求在省级相关部门和各市(州)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下完成,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