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航重载无人机:矿山勘查与应急救援领域的“空中驼队”
图源:驼航科技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的晨雾,一架重庆驼航科技有限公司的驼峰 “600” 重载无人直升机从临时起降点缓缓升空,机下悬挂的226公斤地勘设备稳稳固定在吊舱中。随着操控指令下达,它灵活穿越喀斯特地貌的崎岖山谷,精准将设备投送至与起降点高差约240米的灰岩矿山勘查点。
图源:驼航科技
这一幕,不仅是 “驼峰”600的首单地勘领域交付场景,更标志着驼航科技的重载无人机,正彻底改变矿山勘查与应急救援领域 “人拉肩扛” 的传统模式,成为极端场景下的 “空中驼队”。
01
矿山勘查:
突破地形桎梏,实现效率与生态双赢
传统矿山勘查长期受困于复杂地形,喀斯特地貌、悬崖区域让设备运输成为难题。
在广西马山县灰岩矿山,1000多公斤的钻机设备曾需人工拆分搬运,单趟往返耗时4天,不仅效率低下,还伴随人员坠落、设备损坏的风险;重庆万州区梨树乡的页岩气勘探区域,多悬崖地形导致“人挑肩扛”转运设备,直接拖慢地震项目施工进度,而修路运输又会破坏矿山植被,与“绿色矿山”建设理念相悖。
图源:驼航科技
驼航重载无人机的应用,为这些痛点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针对矿山勘查的重载需求,“驼峰”600以6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超300公斤有效载荷、50%载重比的性能优势,成为“空中运输主力”。在2022年马山县矿山勘查中,它采用“单起落-多循环”模式,4小时内完成18架次运投,累计运输设备3190公斤,平均每小时吊装798公斤,原本10人团队4天的工作量被大幅压缩,效率提升近百倍。
“驼峰”600吊挂运投勘查设备任务全景(图源:驼航科技)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广西总队相关负责人说:“无人机为我们的勘查工作插上了‘翅膀’,使得我们的作业效率提升了近百倍,同时也实现了环保作业。在‘绿色矿山’勘查应用中,‘驼峰’600将勘查队员从传统人拉肩扛的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无人机运送勘查设备的模式,更避免了通过修路或架设索道等地勘设备传统模式对矿山植被的破坏。”
在页岩气勘探领域,“驼峰”600同样展现出高效价值。
2022年12月,它联手合作伙伴为中石化地球物理武汉勘查公司万州项目服务,在多悬崖地区2小时内完成9架次吊运,运输钻机设备1300余公斤,替代了传统4天的人工搬运,验证了重载无人机助力山地物探钻井“快速搬家”的可行性,为能源勘探“提速提效”提供了新路径。
图源:驼航科技
此外,驼峰系列还可搭载地质传感器、气体检测仪等设备,在勘查作业中同步完成地质数据采集与安全监测,让矿山勘查从“单一运输”向“运探一体”升级。
02
应急救援:
构建空中生命线,破解危局响应难题
应急救援领域,“时间就是生命”,但传统救援模式常因道路中断、地形限制陷入被动。
2021年“应急使命·2021”抗震演习中,388米超跨距、32度倾斜角的山岳救援场景,让人工架设绳桥面临效率低、风险高的双重考验;2025年7月华北强降雨中,北京怀柔区琉璃庙镇多村因道路冲毁沦为“孤岛”,群众急需的食品、饮用水、药品无法通过地面运输送达;森林火灾、化工厂险情中,人员难以接近火场核心区域,灭火设备与救援物资的投送成为难题。
图源:驼航科技
驼航重载无人机凭借“快速部署、灵活作业”的特性,成为应急救援的关键力量。
“驼峰”600参演图(图源:驼航科技)
在2023年的陕西汉中“护航·2023”抗洪抢险联合作战演练中,“驼峰”600大显神威,展现出卓越、强悍的飞行演练实操性能。
在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的严阵部署和指挥下,“驼峰”600从陕西省水域救援实训基地广场起飞,在飞行途中稳定发挥,沿救援指挥空域线路飞行至受灾、受险孤岛,全力配合相关救援人员将孤岛上模拟受伤的人形道具运输至救援安全点,整个救援过程快捷高效、行云流水,完美的展现出了“驼峰”600应用于抗洪抢险救援领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图源:驼航科技
除物资投送外,驼峰系列还可搭载高清摄像头、热成像仪、应急通信设备,在救援中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帮助指挥中心掌握灾情,或搭建临时通信链路,解决灾区信号中断问题。
03
技术适配:
多机型覆盖,筑牢场景应用根基
驼航重载无人机在矿山勘查与应急救援中的高效应用,源于其针对性的技术设计与多机型产品矩阵。
除核心机型驼峰500、驼峰600外,驼峰280作为轻量化选择,以28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80-100公斤任务载荷、4小时续航的性能,适配中小型勘查设备运输与偏远山区轻便物资投送,支持地面站与应急指挥车双操控模式,可灵活融入不同作业场景。

驼峰280多用途无人直升机系统(图源:驼航科技)
全系机型均采用纵列式结构设计,搭配钛合金、复合材料机身,兼顾挂载稳定性与轻量化需求;双余度飞控系统、惯性导航+GPS/BD双模导航,配合电子围栏与应急防坠设计,确保复杂环境下的作业安全;针对不同场景,驼航还会优化技术细节——为适配矿山勘查的精准投送需求,团队攻克吊挂稳定性技术;为参与低空协同作业,驼峰500在5天内完成与航天九院“航天航驭”平台的对接,实现与百架无人机的协同响应,这些技术适配为场景应用筑牢根基。
04
应用价值:
从单点突破到行业赋能
驼航重载无人机在矿山勘查与应急救援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单一领域的痛点,更推动了行业模式的升级。
在经济效益上,驼峰600单次运投成本仅为人工运输的1/5,设备维护简单,长期运营可大幅降低行业成本;在安全层面,它将人员从悬崖、火场等高危区域解放,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在行业赋能上,其应用经验已形成示范效应——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开发建设集团、华达基金等政企投机构于2025年9月调研驼航科技,计划依托资本与园区资源,推动重载无人机拓展更多场景,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建设。
图源:驼航科技
从矿山勘查的“绿色高效”到应急救援的“快速响应”,驼航重载无人机以实际应用证明了自身价值。未来,随着“5G+无人机”融合、多机集群作业技术的升级,它将进一步覆盖能源运维、偏远物流等领域,持续为传统行业转型注入动能,成为低空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