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23省百家A级景区,蜜蜂低空正在构建万亿级低空经济文旅商业化范式

当下,低空政策密集释放,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低空文旅正快速从局部试点向规模化发展。
然而,文旅行业仍然面临着诸多痛点:传统观光模式单一,缺乏差异化吸引力;游客停留时间短,二次消费不足;大型设施成本高,固定投资回报周期久;冬季客流锐减,淡旺季营收波动大;山区水域监管难,人工巡查效率低;山地配送成本高,车辆同行破坏生态。
成立于2024年3月的蜜蜂低空想要破局,并且已经有了清晰的路线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覆盖八大核心应用场景,落地23省百家A级景区
产业运转的破局之处在于深耕低空领域里的场景打造,截至目前,蜜蜂低空已落地23省百家A级景区,覆盖低空观光、空中摄影、飞行表演、研学培训、竞技赛事、景区物流、景区巡检、反无管理八大典型文旅应用场景。

蜜蜂低空使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定翼有人机,该机型有低固投、轻基建、易转场等特点,适配广泛的文旅应用。
同时,该机型还具备经济性、安全性和多任务扩展性等核心优势,对景区十分友好。整机价格约40万元,布质蒙皮和钢管骨架能有效降低维护难度;翼展长达9.8米,翼布承载能力420千克,即使在发动机遇到故障时也可滑翔安全着陆;还能快速切换任务职能,如将后舱改装为货仓、药箱或副油箱,快速切换物流、应急、消杀等职能。
例如,在低空观光场景,蜜蜂低空提供超轻型固定翼,9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适配山水游览,也根据景区特点提供直升机、热气球、滑翔伞、eVTOL等多种低空观光项目。
在空中摄影场景,能提供游客专属影片和游客定制航拍服务。
针对飞行表演场景,通过有人机编队拉烟高难度特技表演,以及无人机光影秀和烟花秀,帮助景区打造地方特色IP内容,形成地空互动,制造景区流量爆点。
面向研学培训场景,蜜蜂低空将可拆装教学机具与模拟驾驶舱结合起来,实现“理论-实践-认证”的全链条,此外还进行无人机飞手和有人机运动飞行员培训,提供面向不同受众的低空主题游研学产品。
面向竞技赛事场景,蜜蜂低空组织举办FPV无人机竞速联赛、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还衍生出银发低空摄影大赛等,也打造低空赛事飞行嘉年华,以竞技赛事拉动消费。
在景区物流场景,蜜蜂低空也能担任物资投送、基建运输、应急救援的角色,缩短运送时间,减少运输成本,规避环境破坏。
在景区巡检场景,蜜蜂低空应用激光雷达建模、AI识别分析、热成像探测、多光谱识别等技术,助力景区提升效率、控制损失、保护生态、强化安全。
此外,在反无管理场景,蜜蜂低空帮助景区构建网格化检测系统,还能针对无人机失控坠落事故,进行文物保护、设备保护、生态保护。
从蜜蜂低空的这些实践可以看出,低空经济正在重构景区运营范式,推动景区运营从单一低空观光到“巡检-物流-反无”生态闭环。
模块拼装与技术聚合,输出“一景一策”定制方案
在落地的过程中,蜜蜂低空发现,不同的景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拿着一套固定的方案走天下是行不通的。对此,蜜蜂低空正在创新地为文旅提供定制的解决方案。

通过模块拼装与技术聚合,蜜蜂低空正在提供“一景一策”的定制方案,这正是蜜蜂低空的壁垒所在。
这种打法的底气也来源于,作为平台型生态服务商,蜜蜂低空集成了1500家产业链上企业和900家整机企业,跨界整合的能力为蜜蜂低空构筑了牢固的护城河。
蜜蜂低空将景区观光拆解为产品设计、空域审批、设备调度、人员培训等标准化模块,快速配置组装响应需求。例如,空域审批原本需多部门协调,蜜蜂低空的解决方案可以将审批时间从2周压缩至48小时。再如,景区运营需兼顾淡旺季,蜜蜂低空可以将设备调度至海南、东北等地,实现全年无休运营。
在低空观光场景,蜜蜂低空采用“蜜蜂超轻型固定翼+罗宾逊R44直升机+亿航或零重力eVTOL”的技术组合,使用两机组帮助新疆乌尔禾魔鬼城景区实现季接待游客1.2万人。
在空中摄影场景,采用“蜜蜂超轻型固定翼或大疆无人机+大疆灵眸云台或禅思云台+AI自动剪辑软件”的组合,帮助杭州千岛湖实现动态航拍宣传片播放量超1.5亿。
在飞行表演场景,采用“蜜蜂编队特技+彩色拉烟模块+大漠大无人机灯光集群”的组合,助力珠海航展单日吸引观众2.8万人。
在研学培训场景,“可拆装教学机+北航课程认证体系+蜜蜂超轻型固定翼飞机或阿若拉”的组合,让四川自贡基地一年培训千名运动飞行员。
在竞技赛事场景,“FPV无人机竞速比赛+理工全盛实时定位系统”,使30余省队参加内蒙古飞行锦标赛。
在景区物流场景,“大疆FC100+航景创新重载无人机”的组合,帮助新疆喀什景区降低50%的应急和基建运送成本。
在景区巡检场景,“大疆Matrice 4或科比特多光谱传感器+航景创新应急投送”的组合,帮助云南西双版纳将雨林火灾识别速度提升90%,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在反无管理场景,“理工全盛探测设备和便携式诱骗设备+大疆云哨”的组合,帮助甘肃敦煌莫高窟景区一年拦截217架黑飞无人机,更好地保护文物安全。
全域共建低空产业应用生态,构建可复制的低空经济文旅范式
针对这八大核心场景,蜜蜂低空已经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合作流程。
蜜蜂低空会根据景区的个性需求,按照“假设需求-对接需求-修正需求-满足需求”的敏捷定制业务SOP流程操作路径,为客户打造专属方案。
之后,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询问实际情况、共同商讨对策,为景区提供“把脉问诊式”精准服务,为景区遇到的难题痛点定制解决方案,构建“对接需求-研究需求-呈现需求-需求落地”的服务链,形成敏捷定制服务闭环。

目前,蜜蜂低空根据景区规模和预算计划设计出以下三种合作模式:
面向中小景区,采取轻资产联营的模式,即景区无需承担设备采购成本,使用月度保底与营收分成的模式。
面向中型景区,采取模块化采购的模式,即景区按需选配场景模块,单模块投入仅30万至50万元。
面向大型景区,采取全域生态包的模式,即由蜜蜂低空定制全场景方案,总预算300万至1000万元。
围绕令景区头疼的合规和多方协调等问题,蜜蜂低空打造了全托管四维保障体系。
在合规审批方面,蜜蜂低空进行空域动态监测,系统联动军方或民航,将敏感区3日获批实现常态化;在极速部署方面,客户签约至首飞仅需23天,效率超行业均值3倍,支持多场景同步落地;在智能运维方面,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全景智能运维指挥控制辅助平台;在效果托管方面,围绕经济性、时效性、安全性三大核心效果量化指标,实施全托管落地。
蜜蜂低空致力于为景区提供从需求诊断到长效运营的闭环解决方案,构建可复制的低空经济文旅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