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农林植保无人机:引领农业现代化新飞跃

图源:大疆农业
在当今时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农林植保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植保方式,如人工喷洒和拖拉机作业,暴露出诸多问题。人工喷洒不仅需要大量劳动力,成本高昂,而且工人长时间暴露于有毒化学品中,健康面临重大风险,在复杂地形中作业还容易受伤。拖拉机喷洒虽然在效率上有所提升,但对地形要求高,通过性差,易轧毁植株,且成本与人工喷洒相差无几。此外,两者都存在耗水量大、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无人机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农林植保领域的新宠。
从全能旗舰到轻量便携:大疆植保机的全能型产品布局
大疆作为全球知名的无人机制造商,在农林植保无人机领域成绩斐然,推出了一系列备受赞誉的产品。其中,T100农业无人机堪称“空中多面手”,其最大载重突破100公斤,搭载共轴双旋翼设计与双重雾化喷洒系统,可在单次作业中同时完成播撒、喷药、测绘三大任务。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一机多用”能力——通过快速更换模块,T100可秒变果树授粉机、森林灭火弹投掷器甚至物资运输平台,在云南普洱的茶园测试中,其搭载的3D建模系统成功识别出隐藏在枝叶间的病虫害区域,指导无人机实施靶向施药。

图源:大疆农业
T70系列则聚焦“超值性价比”,以30公斤载重、70分钟续航的配置满足中小农场需求。在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T70通过多光谱传感器实时监测作物氮磷钾含量,生成变量施肥处方图后,同步至地面无人拖拉机进行精准作业,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管理闭环。据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该方案使化肥利用率提升至45%,每亩节约成本120元。
T25P农业无人飞机则专为单人作业场景打造。其机身小巧且可折叠,无论是在狭窄田埂间,还是面对零散小地块,转场都极为便捷。T25P拥有20公斤喷洒,升级25公斤高精度绞龙播撒系统4.0、安全系统3.0,兼具航测和飞防功能;采用双重雾化设计,雾滴粒径更均匀,能够提高农药利用率。
效率碾压传统模式:大疆无人机重塑植保作业标准
大疆农林植保无人机的优点显著。在作业效率方面,以墨西哥龙舌兰种植园为例,人工喷洒每公顷需要10人作业耗时1.5小时,拖拉机喷洒每公顷1小时,而使用大疆T50每公顷仅需6分钟,效率分别是单个人工的149倍,是拖拉机的10倍。

图源:大疆农业
在农药利用率和节水方面,人工打药因均匀性欠缺,常需大量水稀释农药,利用率低且浪费水资源。而大疆农业无人机,如T50配备双重雾化离心喷头,雾滴粒径最细可达到50微米,更细的雾滴带来更好的效果,农药利用率大幅提升。
同时,无人机支持全自主作业,通过合理航线对农田全覆盖,减少重喷,效果更均匀,可用更高浓度药液,从而大幅降低用水量。在该墨西哥用户的使用中,人工喷洒与拖拉机喷洒每公顷用水均约为250升,使用大疆T50每公顷仅需30升,节水88%。
而且,大疆农林植保无人机具备高精度定位和智能规划功能,能根据农田地形和作物生长情况规划最佳作业航线,实现精准喷洒和播撒,减少农药和种子的浪费。其稳定的飞行性能和先进的避障系统,可在复杂环境下作业,保障飞行安全。
T60破解病虫害防治难题,保障“中国薯都”稳产
被誉为“中国薯都”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其产量和品质关乎当地众多农户的生计。然而,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面临的病虫害问题,尤其是早晚疫病,一直是农户稳产增收的“拦路虎”。

图源:大疆农业
马铃薯在不同生长阶段易受近200种病虫害侵袭,其中早晚疫病在当地夏季高湿环境下极易爆发,若防治不及时,可能造成20%-40%的产量损失。传统地面机械施药存在诸多弊端:雨后土壤泥泞时容易陷地,无法抓住病虫害防控的“窗口期”;马铃薯中后期枝叶茂密,机械进入地块会轧伤幼苗和根茎,导致二次感染和产量损失。
大疆T60农业无人机的投入使用,为当地马铃薯种植户带来了转机。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的种植基地,T60凭借以下优势破解了传统作业难题:其一,突破地形与时效限制,雨后可立即升空作业,无需担心陷地问题,精准抓住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其二,避免植株损伤,通过空中作业模式,彻底解决了地面机械轧苗、茎叶受损的问题,减少了因机械作业导致的产量损失;其三,提升施药效果,强劲的旋翼下压风场配合细小雾滴,能让药液均匀覆盖马铃薯叶片正反面,甚至穿透到植株底部,农药利用率大幅提高,同时实现省水省药。
如今,T60已成为当地马铃薯种植全周期的“守护神”,在整个生长期内作业达6-8次,有效防控了病虫害,保障了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助力“中国薯都”的农户实现稳产增收。
T60攻克高空防治难关,为承包户拓宽收益路
在吉林省敦化市的天然红松林,红松作为珍贵的经济树种,其松籽、木材等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30米高的树冠上的松塔和枝叶,长期受松毛虫、松褐天牛等虫害威胁,传统防治方式效率低、成本高。
当地承包户盛老板承包的天然红松林,曾因虫害导致松籽产量下降,而人工施放烟剂覆盖范围有限,大型固定翼飞机施药精准度不足。引入大疆T60农业无人机后,红松林病虫害防治难题迎刃而解。

图源:大疆农业
T60在红松天然林作业中展现出独特优势:适配复杂地形与高树作业,通过“十字准星圈地”“山地/果树模式”等功能,结合全向避障、定高绕行技术,可在树冠上方10-15米处稳定作业,药液经雾化后能均匀覆盖到30米高的树冠顶部,有效杀灭松塔及枝叶上的害虫;提升作业效率与安全性,相比人工爬树或烟剂熏杀,T60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还通过4G增强图传功能解决了山林信号遮挡问题,确保作业全程稳定可控。
随着T60的应用,盛老板的红松林虫害发生率显著降低,松籽产量稳步提升。在红松塔价格居高不下的市场环境下,T60助力承包户守住了“摇钱树”,让更多人有底气承包红松天然林,拓宽了增收渠道。
大疆农林植保无人机以其丰富的产品类型、突出的优点和显著的应用成效,为全球农林植保领域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推动着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农林植保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