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发布23个低空交通应用案例,低空经济赋能多领域发展

2025/11/24 10:26:04
题图 | 新浪网

11月18日,交通运输部在各地推荐基础上,梳理遴选并正式印发《低空交通运输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共三大类23个案例入选,涵盖低空物流配送、低空交通运输生产作业、低空应急救援等关键领域,为我国低空交通运输创新发展提供了鲜活实践样本。

此次发布的案例中,低空物流配送类案例8个、低空交通运输生产作业类案例12个、低空应急救援类案例3个,覆盖全国多个省份,涉及生鲜运输、工程勘测、海上救援等数十个具体应用场景,充分展现了低空交通在破解特殊场景运输难题、提升生产作业效率、强化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低空物流配送领域,多地通过无人机技术打破地理与环境限制,构建高效物流通道。大连市针对樱桃山地运输难题,与中国邮政"极速鲜"合作开展无人机运输,实现"一次安检,一次封发,一次搬运"的高效流程,物流效率提升50%以上,2025年樱桃上市期间完成200余架次运输,送达农产品6000余公斤。深圳市则以自身为核心搭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物流网络,"空中深中通道"等航线实现跨城4小时配送,截至2025年6月,相关无人机已累计飞行超73万架次,运输货物677万件。海南开通的4条跨琼州海峡物流航线,将原本5小时的运输时间缩短至不足1小时,为自贸港与大湾区物资流通开辟新路径。

图源:搜狐网

低空技术在交通运输生产作业中的应用更是多点开花,显著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内蒙古阿拉善盟利用搭载可量测相机的无人机完成公路工程正射航测,生成高精度三维道路底图模型,在保障数据准确的同时降低外业勘察工作量;广西平陆运河工程通过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与AI分析的闭环管理,累计规避返工21次,关键节点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8%;深圳地铁集团采用无人机开展轨道列车巡检,可替代95%人工检查项目,年节约工时5170人·时,作业效率较巡检机器人提升50%。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低空技术与传统交通行业的融合,正在推动生产模式向高效化、智能化转型。

图源:腾讯网

在应急救援领域,低空交通的快速响应能力成为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支撑。江苏苏州市在太湖构建"无人机+热成像"水上搜救模式,无人机可携带救生圈投送,使搜救范围扩大3倍,实现半小时覆盖周边30公里水域;浙江海事局建立"低空+海事"协同应急体系,在2024年"动明"轮爆燃险情中,109架次无人机全程参与勘查监测,为科学处置提供关键支撑;四川则在灾害易发路段布局低空应急体系,利用无人机完成"9.5泸定地震"等多项应急抢险勘察任务,快速生成灾损报告助力决策。

从山地生鲜运输到跨海物资配送,从工程精密勘测到应急快速响应,此次发布的23个典型案例勾勒出我国低空交通运输发展的清晰路径。这些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交通方式的痛点难点,更为低空经济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低空交通运输将在服务民生、赋能产业、强化应急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