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低空经济气象新课题、新实践、新挑战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空飞行活动日益频繁,气象条件对低空飞行安全、效率和应用的保障作用愈发重要。低空经济的兴起为气象服务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机遇,气象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赋能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低空经济面临哪些气象新课题?
低空经济主要依托于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的空域,涉及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然而,这一空域易受低空风切变、低能见度、强降水、强对流等高影响天气的干扰。这些天气现象不仅威胁飞行安全,还对航路规划、飞行“窗口期”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低空飞行的多点位、多线路、微尺度特点,使得气象服务需要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
4月16日,“双尾蝎”大型无人机入驻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机场,并完成人工影响天气项目首飞。(图片来源于中国气象局)
气象部门展开了什么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气象部门在低空经济领域开展了多项实践。中国气象局已初步建立覆盖民航和通航全航线的三维立体航空气象预报服务技术体系,并推动气象工作融入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例如,成都获批成为全国首个气象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构建了“一机制、一底座、两平台、四场景”的低空气象保障模式。该模式包括建立智能化低空气象数字底座、筹建低空气象台和实验室,并推进通航短途载人运输、无人机物流配送等应用场景的气象服务。
10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气象局增雨(雪)无人机圆满完成试飞各项任务,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为保障当地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添“利器”。(图片来源于中国气象局)
在地方层面,内蒙古、江西、湖南等地也积极行动。内蒙古组建了通航气象预报中心,开展精细化气象预报和危险天气预警技术研发;湖南则通过通航气象服务平台为低空飞行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低空经济气象服务仍面临诸多挑战。专家建议,气象部门应加强与民航、公安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设施互通、数据共享的合作机制。同时,需进一步提升低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构建低空经济气象立体观测体系。此外,人才培养也是关键。专家建议加强边界层气象、航空气象等学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本文主要消息来自于中国气象局:气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丨气象护航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飞得快,更要飞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