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霄航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加速冲刺低空货运赛道 | 低空投融资

作者 | 弘微
责编 | 四海
题图 | 蓝霄航空
2025年5月6日,国内首家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货运无人机制造商蓝霄航空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据IT桔子消息,融资金额为数千万元。由初心资本领投,老股东联想之星、戈壁创投超额跟投,澜松资本继续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
半年三轮近亿融资领跑行业,蓝霄LX-1冲刺三季度整机首飞
至此,蓝霄航空在成立半年内连续完成天使轮、天使+轮及天使++轮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近亿元人民币,创下国内低空经济领域早期项目融资速度与规模的双重新纪录。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首款货运无人机蓝霄LX-1的研发迭代、全尺寸原型机试飞验证及适航取证进程加速。蓝霄航空凭借“军品研发体系+汽车供应链”的颠覆性模式,以技术穿透力和场景穿透力双重优势,在全球eVTOL商业化竞赛中构建起独特的代际壁垒。公司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LX-1整机下线及全科目试飞,较行业平均研发周期缩短60%以上。

图源:蓝霄航空
初心资本表示:“蓝霄航空的增程式技术路线精准破解低空货运的里程焦虑与载重瓶颈,其‘硬件销售+运力运营’的复合增长模型兼具短期现金流与长期生态壁垒,有望成为全球低空物流网络的规则定义者。”
联想之星合伙人高天垚强调:“团队依托航天彩虹成熟的军民融合体系,将吨级无人机量产周期压缩至同行1/3,展现出稀缺的工业化能力与执行效率。”
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唐啟波指出:“蓝霄的倾转旋翼构型为大湾区跨境物流、应急运输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其技术穿透力与香港的国际化创新枢纽定位高度协同。”
续航1000公里+12动力冗余,增程式旋翼技术改变传统物流航线
蓝霄航空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增程式倾转旋翼构型,该技术通过“6倾转旋翼+6垂直旋翼”混合布局,突破传统eVTOL在航程、载荷与安全性方面的局限:
动力系统创新:采用航空活塞发动机发电+锂电池供电的混合架构,实现续航里程1000公里(纯电产品普遍仅60-100公里),航时超4小时,可覆盖北京至上海、深圳至武汉等核心物流干线。
冗余设计:12个动力单元提供多重安全冗余,即使2个失效仍可安全降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兼顾轻量化与高可靠性。
成本优势:依托航天系团队的量产经验,小批量生产成本控制在数百万元,仅为国际竞品(如美国Joby Aviation S4)的1/3。

图源:蓝霄航空
货运先行单公斤成本砍半,15城低空网络布局瞄准低空市场
蓝霄航空选择以货运场景切入市场,规避载人适航认证的长周期风险,同时通过数据积累反哺技术迭代:

图源:蓝霄航空
场景选择:聚焦400-1000公里城际物流(占航空货运总量60%),如生鲜冷链、跨境电商包裹运输,单公斤成本较传统航空货运降低60%。
运营网络:计划与试点城市合作构建低空航线网络,初期覆盖长三角、珠三角15个枢纽城市,提供“按公里计费”的弹性运力服务。
未来拓展:2028年拟推出客运版LX-2,复用货运机型技术平台,同步推进中国民航局(CAAC)及国际适航认证。
摩根士丹利预测,2040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将突破1.3万亿美元,其中货运场景占比超60%。中国低空经济正处于“政策催化+技术突破+资本涌入”的三浪叠加期,深圳、合肥等试点城市已开放低空空域并规划起降点网络,政策工具箱的全面打开为蓝霄航空的爆发性增长提供战略支点。
展望未来,蓝霄航空计划2027年前部署50架货运机队,构建覆盖中西部山区及沿海岛屿的低空货运骨干网,并同步推进TC/PC/AC三证联审,力争2026年取得首张货运eVTOL适航证,抢占政策窗口期。